⎹ 認識家鄉也可以當成自主學習嗎?
找自己Findurself以台南為場域,持續耕耘高中生涯探索議題。這幾年在各校進行課程時,發現學生即便身處台南,也不太認識自己的家鄉,也是我們設計課程的起心動念,能否將「認識家鄉」與「自主學習」結合,讓大家探索同時認識地方。
也延續前篇[重新思考 ∙ 自主學習_課程紀錄],在台灣面臨的問題,其實在世界各地也都在發生,我們以SDGs的視角,將在地議題扣連國際趨勢,讓學生在接地氣同時,也用全世界共通的語言去理解議題
本課程實施的流程大致與[重新思考 ∙ 自主學習]課程相同,場域也同樣在台南一中,文章的重點有二:
1. 會放在我們如何讓學生逐步、有感的認識台南
2. 從自己可以做到的角度來發想自主學習的主題。
[由大到小・看台南]
尺度(scale)是地理學的關鍵字,尺度指的就是大小,在不同尺度,巨觀到微觀的過程中,能夠看到事物的細緻程度也不同,造就觀點(perspective)的差異。因此,我們將台南切分成三個尺度,分別是「區域」、「產業」以及「職業」,以下會說明各尺度操作的要點。
1. 區域
「台南有哪些重大議題?」從每天上學的台南火車站,正在經歷鐵路地下化,我們看見大眾交通的劇烈變化,交通黑暗的背後,我們體認到一座城市在邁向永續時,必經的過程。
課程一開始,我們也點出目前台南議題的現在進行式,包含歷史正名、市場改建、再生能源、居住正義等,並讓同學試著在認識地區議題時,思考對應哪項SDGs指標。
目前台南的重要社會環境議題
我們沒辦法一次走遍台南各區,但可以用手機查找各式資料,資料搜集的背後,我們想要讓學生達成的關鍵理解是「看見問題」與「發掘地區特色」,看見問題是為了思考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;發掘地區特色的下一步是如何發揚,讓更多人看到並瞭解。
但台南有37區,到底要讓學生認識哪些區域,由於大部分的學生都住台南市區,我們限制以「舊台南縣」為各組的場域,從人口、產業、醫療、交通、美食等角度,探索未曾到訪過的地方。
這裡也會提醒同學,看見問題的一體兩面,例如高齡化是台灣各地區的人口趨勢,我們無法阻止大家越來越長壽,高齡化當然衍生許多問題,但能否善用這個特徵,作為地方發展的助力,是可以多加思考的部分。
區域資料搜集紀錄表
2. 產業
有人會問「為什麼是產業?」產業是地方運作的基礎,從地區的特色產業、家數、產值,能夠約略描繪地方的輪廓。而數字會說話,從數字也可以帶著我們看見地方的特色及問題。
以七股區為例,同學有找到七股是全台灣「養殖面積」最大的區域,這項數字背後代表著七股的重要產業是養殖漁業,而大片魚塭背後,也牽涉到台灣重要的能源政策–2050淨零排碳,以魚塭作為太陽能發電的場域。
3. 職業
一路從區域、產業,進入到職業,我們從「產業鏈」的角度切入,讓學生理解一個產業中有著不同的分工。以東山區的咖啡產業為例,產業的上游是生產端(咖啡農)、中游是製造加工(烘豆師)、下游是服務(咖啡師、銷售人員)。
藉由認識職業,不論是什麼工作,我們共同關心的是職業所具備的「特質」和「能力」,並不是要同學未來都成為咖啡師,而是在過程中用特質能力的視角,思考自己適合哪一類型的工作。
[ 不要畫大餅的行動方案 ]
透過前面的練習,各組已經對台南特定區域有大致的認識,而資料搜集完,接著重頭戲就是自主學習的規劃和執行。這裡我們特別注意,以「學生身份」能夠做到的事,作為方案內容。
「學生可以做什麼呢?」現在學生的優勢是使用自媒體,透過不同形式來行銷、為地方曝光,讓身旁朋友看見自己對於地方的詮釋,例如IG的限時動態、短影音,甚至是以地方傳統產業傳承為題,演出一齣戲劇(真實案例),都是從學生角度出發,和地方互動的絕佳方式。
課程最後,為了不讓大家辛苦的成果只侷限在教室,我們帶著學生到校園,和師長進行互動,雖然只有五週,但其用心和創意,都展現在海報和互動設計中。
學生製作成果海報
學生透過海報,與校長進行互動!
[課程回饋–基礎魔法的威力]
課程最後,大多數同學都提到,「資料搜集」的練習非常實用,不論是在未來做報告,或是探究一個主題,資料的搜集、整理、判讀分析,都是不可或缺的硬實力。找資料並不是一件有趣的事,但透過課程設計,我們看見學生願意把自己置入地方,順著地區的脈絡。在學校,我們一樣能夠和地方產生連結。
,「身為臺南人,不可不知台南事」,五週課程雖然短暫,但仍帶給同學不少的刺激和收穫,教育工作本來就是播下種子的基礎工程,期待學生不只能活用課堂學到的能力,既便未來出外求學打拼,也能夠惦記家鄉發生的事。